人工智能、探寻变革时代金融业新机遇

2018-10-09
来源:融资中国

纵观2018,一大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支付、汽车金融、供应链金融及智能投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应用加速落地,极大的促进了商业信用的传递,为小微企业和长尾人群提供着越来越多的支持和便利——技术赋能金融行业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


AI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金融产业结合日臻大势所趋之势,在新技术、新理念、新政策的驱动下,智能支付、Insurtech、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企业人力资源saas服务等细分领域竞相爆发,FinTech全产业链条日臻成熟,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入研发大军。而对于风险资本,未来参与其中的机会还有哪些?哪些智能金融商业模式最为机构投资者所看好?未来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最有可能取得新突破的方向又在何处?


在“融资中国2018(第六届)金融科技创新峰会”上,由同创伟业美元基金合伙人蔡伟良主持,与麦腾创投李伟,红点中国执行董事刘岚,宜人贷首席风险官裴益川,华威国际投资集团合伙人桑琳,太平资本执行董事余正共同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1539055040737021.jpg


蔡伟良:同创伟业是一家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管理规模接近人民币200亿元,管理两只美元金大概四亿美金,投资的方向主要是在大科技,大健康,近期也在做一些消费类的项目。


今天的话题围绕着人工智能在新时代,对金融业提供的一些新机遇,我们都知道,不只是AI,FinTech等金融科技正在改变金融业,普华永道报道称,将有82%的金融科技公司会和金融产业公司有很强合作。现在的大部分投资机构,都会对金融科技有一定的布局,那么怎样的金融场景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未来一二年内,具体会往什么场景做投资?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趋势如何?


李伟:交易数据不可辜负


麦腾创投主要是面向人工智能、智能科技的投资方向。金融科技主要是各种金融技术的结合,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目前来说,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关键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实际上所谓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目前还处在很初级的阶段。技术方面如果有一些突破,这些领域都会有所突破。我们之前投了很多做企业服务的标的,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数据,这些最后都会成为很好的商业模式,


我们是小机构,更多的关注一些早期项目,因为子弹有限,因此我们未来投资会比较稳健,主要关注技术方向有所突破的金融科技企业。另外在一些垂直的细分领域,进行一些关注。



刘岚:中长期FinTech领域向好


红点2005年进入中国,到现在,红点全球管理着50亿美金的资产,主要聚焦早期TMT领域的投资,包括消费互联网,前沿科技。

  

金融的发展在中国的渗透率还相当低,比如说互联网放贷,2017年是2万亿左右规模,但是整个中国市场有120万亿的需求,所以我觉得互联网不管是在理财端还是信贷贷端的渗透率都相当低。因为监管原因,大家在这一方面的投资都比较慎重,但是整个信贷市场的发展和互联网结合,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的先进技术,比如说如何做反欺诈、个人信贷贷前贷后的管理,如何利用自动化的手段,通过计算机辅助人做相应的决策,都是机会。

  

看早期的FinTech的公司,方向上主要是关注技术化,场景化的项目,最近半年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智能投顾、另类数据的使用,包括反欺诈,风控和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从中短期来看,这些是我们最近要关注的方面。从长期来看,整个FinTech领域都是我们非常积极去关注投资的。

  


裴益川:真正有潜力的企业,能够通过数据提炼信息和指标


宜人贷有十年的沉淀,2015年底在美国上市,做了很多行业里面的第一。全世界第一款手机贷款应该是宜人贷做出来的,去年我们放了将近500亿,迄今为止,有400多亿的余额。我们实际上是服务两端客户,一端是需要借款的,一端是需要理财的。我们等于是把这两端客户用技术的手段在这个平台链接。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即服务了实体经济,也给更多人带来美好生活。


我以前一直在国外,近两年回国后觉得,网贷在中国依靠科技手段应该成为一个大趋势,金融科技是非常好的投资领域。金融科技就是用科技的手段做金融,风险是金融的核心,如果谁能用数据和算法做到反欺诈,避免贷钱的审批风险、贷中的管理风险、贷后的催收等,并且做的出色而专注,那么他们是很有潜力的。


严格来说,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如果再过十年,互联网或手机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应该和中国差不多,我回美国,手机基本就没什么用了,在中国的话,钱包基本是不会带的,实际上在中国互联网技术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也因此,中国这方面的数据非常多。


通常做风险管控的都知道,征信数据是强变量,这些数据并不容易拿到,所以我们满世界的拿其他数据,我们开玩笑说我们是吃粗粮长大的孩子,金融机构是吃精粮长大的孩子。我们只能靠技术的手段,到粗粮里面去寻找能够判断欺诈的一些指标。在这一方面,我们确实用了很多方法,包括人工智能等。

  

国内的大数据,用的有一点忽悠。在国外,除了征信之外的所有数据都叫三方数据,在中国叫大数据。还有一点关于人工智能,如果有哪一家创业公司能够把人工智能,在多维的数据里面做的出色,而且在信用风险和反欺诈方面做的非常好,还是很有潜力。还有一类搜集数据的公司,在国内可能因为政策原因会受到一些限制,所以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应该是不直接触达数据,但是通过数据能够提炼出信息和出指标的。


网贷行业是特别拥抱监管的。这个行业盈利可能会比别的行业多一点,资本是逐利的,前段时间确实是乌烟瘴气,在去年年底的一波强监管下,我觉得总的大方向是好的,风险过去以后,应该会有彩虹。这个过程中,我觉得监管可以让有代表性的企业走出一条健康的路。


反观金融科技在前五年为什么会这么红火?一是说监管特别宽松,但实际上还是因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和信贷需求不能服务到群体。所以如果是把这个逻辑推后五年来想,中国经济的走向在什么地方还可能有需求,这些就是可能的方向。


  

桑琳:关注全球的技术导向和变化趋势


华威国际是成立于1998年的美元基金,今年正好成立20周年,我们很高兴在这20年里,见证了新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华威在1998-2004年只投半导体领域,2004年进入中国大陆以后,开始涉及消费和大健康板块,现在华威在科技、消费、健康生活等新经济为导向、新的科技技术的驱动背景下,更关注A轮,B轮的早期项目,我们管理的美元基金规模大概有13亿美元,同时在海外有上市公司,市值200亿美金左右。我们也希望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下一轮的周期里面,保持初心,帮助中国的创业者找到更好的机会。


金融行业本质上具有天然的数据属性,从人类有金融到现在,技术一直在推动着金融业的发展。我们今天用人工智能来讨论金融科技的方向,这给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些空间。在没有互联网金融冲击时,传统金融行业里面的信用数据的渗透率很低。这一切的渗透率决定了今天在我们眼中,满世界都是数据,但这些数据并没有变成真正的有价值的数据,他们在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上存在着,传统的金融机构并没有让这些数据发挥真正的作用,这才给互联网金融公司留下了创造性的商业模式。

  

今天觉得手机支付方便,是因为符合需求,金融业归根到底还是信任二字。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消费者、金融从业者也在改变自己的认知,但这个过程是非常的漫长的,可能是20年,50年,传统金融从业者内部的升级可能更慢。


今天所用的所有的银行的APP、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的语音对答等变化都是在提高效率,更有效的采集数据。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的商业机会,是真正的可以收到钱的,更多的是面向传统机构的消费者,给他们提供机会和帮助。

  

另外一些创新型的服务,可能会遇到来自金融监管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就AI来说,机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各种变化,但遇到政府政策问题,AI是没法解决的,因为我们没法对金融监管机构等变化进行模拟。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金融监管改变了一些政策方向以后,很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困境。


有时候,我们的产品风控都没有改变,一夜之间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发生了改变,尽管科技对金融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推动的作用,但是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到金融业的本质,这种金融的本质不完全是科技可以解决的。总有一天科技会推动新金融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不能说科技可以把现在的金融改变或者是颠覆,这是不太现实的。


从这一波政策的效果来看,中型的企业基本是没有什么活路的。实际上金融业务在中国的环境下没有持牌就是一个最大的风险,中国人已经习惯了有政府的牌照背书,背书体系一部分替代了征信体系,建立对金融业的信任关系。

  

我相信政府是想通过这次梳理,把市场乱象纠正过来,通过持牌的经营,有序的改变大家对这个市场的认知,或者是改变乱象背后的局面。其实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梳理。从政策角度来说,应该把整个执行周期拉长,但是不要停,停下来对整个行业来说,做模型的参数就完全被改变了。

  

监管想要做的一定不是扼杀这个市场,尤其是小额分散的普惠的市场,它是对传统金融业是非常大的补充,如果传统金融业的借贷额度可以达到五万以下,那这个市场就不存在了,所以如果金融监管的角度是想把这个市场全部的消灭,这是不可能的事,现在政府操作的节奏和初心是有落差的。


关于经济周期,任何的投资都要和大势相匹配。大家都觉得接下来的经济周期是往衰退走的阶段,可能有10-20年的抗波期的转折,这个过程会比较长,很难去判断一些纯技术类的创新或投资。如果是战略性的企业做长期布局无可厚非,包括谷歌,包括微软很多的企业都是为了抗波做长期的投入。


可是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而言,我觉得这么一个长流程不太现实,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场景的应用,资源一定向头部集中。今天的大数据,会衍生出很多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这是B2B的角度。在这个领域里面,无论AI或者是其他的技术,在今后会有一个开花结果的过程。

  

未来,中国会和世界发展越来越紧密,对美元基金来说,我们也要关注全球的技术导向和变化趋势。


余正:未来三到五年,重点关注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业的改造升级


太平资产受托管理了中国太平集团和其他保险集团的资产,管理资金5000亿人民币,金融科技、消费、出行是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我们也会向一些被投资标的输出中国太平的采购资源。


我从2010年离开投行以后,开始做金融服务业的投资,也投过行业里最大的金融科技代表企业,一路看着新金融发展到今天非常的繁荣的样子。一开始是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个叫法的,后来出现了互联网金融,又改名叫金融科技,包这两年监管环境的变化,你会发现这个行业确实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金融业务本身就是数据业务,刚才说的几个方向,我觉得更多的还是从基本面、或机构投资的观点出发来看金融科技投资的趋势。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说一下我的几个思路:

  

一是金融科技或互联网金融的草莽生长年代已经过去,合规是未来从业人员、投资机构考核具体标的简单标准,做技术的就远离资金,做资金的就要持牌,这是我给各位的第一个建议,如果我们要去做相关投资,首先理清这个企业所在的合规环境和监管框架。

  

第二点,考虑到现在整个经济环境和社会资金面的情况。对于企业的现金流的考核,是我们考虑细分领域进或不进,投或者不投的很重要的标准。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特别是2C端以烧钱为主做流量的要慎重。但是金融是离钱最近的业务,仍然有很多细分领域可以去考虑,包括有具体场景的金融服务、汽车金融、供应链金融,包括服务金融机构的2B企业,这些企有自己的场景,自己的生态圈,有合同,有收入,有定单,往往能够出现一些有不错发展前景的企业。

  

再具体来说,保险科技是应用非常广泛的AI落地金融行业的一个案例。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合规经营,企业有一个比较正常的、健康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都是我们在现阶段考核金融科技行业的一些挑选标准。


在整个行业加强监管出现一些负面舆情的情况下,大家还是要以乐观客观的心态对待。多年以前,我和一家国有大行的行长沟通互联网金融时,他也提了一个观点,当时整个市场环境,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是比较宽松的,如果按照一行三会的要求监管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表现,不至于比中国银行业做的好。某种程度上,我是同意这种观点的。

  

为什么这一年大家感觉整个监管的压力在趋紧,包括对企业资质的要求都在提高?大家也可以看整个经济大环境,我们处在去杠杆周期里面,既然涉及到去杠杆大的周期,那就意味着所有的从业企业,包括持牌的金融机构、没有持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去杠杆的影响。

  

大家也经常会用一些互联网金融工具,余额宝从开始到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有很多细分领域出现了金融科技巨头,这些巨头不能被忽视,对于他们存在的流动性的风险,不能简单的按照创业企业的标准去要求,这也是金融企业和其他企业的不同。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杠杆的要求,会影响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在过去三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或多或少的也受益于整个资金面的宽裕,或是表外融资业务的兴起这么一个大时代背景。现在确实是到了阶段性拐点,政府的监管会加强,但是力度和方式方法还在调整和观察过程中,会根据企业的情况,做一些政策上的针对性调整。


未来的三到五年内,金融科技的投资方向,重点应该放在对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业的改造和升级上,而不是简单按照互联网公司的玩法平移到金融科技上来。

  

其实保险是金融行业非常大的一个细分领域,有非常多的用户和数据。中国大的保险公司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非常大,相对来说,目前还远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科技化水平,这个其实是一个系统化改造升级的目标工程,如果与之合作,对金融科技从业的企业来说会有非常多的机会,一方面发挥外部企业的技术的优势,也可以规避牌照限制,可以把各自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

  

同时金融机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付费方,也是有能力的付费方,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往企业服务市场做一些探索。


最近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标志,从技术到金融,再从金融到技术,这和市场大环境以及监管要求是匹配的。

  

对金融的从业者来说,但凡涉及到资金类的业务,持牌和合规性是一个必要性条件,也是对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基本要求,他们想在持牌的金融业务中,把更多的能力输出给金融机构,帮助传统的金融机构做一些升级,这一块的能力输出更多的是技术范畴。所以他们转型技术平台,我觉得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向,但这并不影响这些平台型企业的子公司,可以作为一个持牌金融机构的存在。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