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科技蒋冬梅:从优秀到卓越的追求

2019-03-26
来源:i黑马

睿智合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智科技”)首席风险官(CRO)蒋冬梅,此前曾在广发银行工作12年,有着深厚的银行风险管理运营经验。2017年,她在万达普惠网络信贷公司(以下简称“万达普惠”)任副总经理,于2019年初加盟睿智科技。

谈到在不同机构的任职选择,蒋冬梅表示,“优秀”是在正常条件下超常发挥,“卓越”是在超常条件下正常发挥,而创业平台能提供让人追求卓越的环境。“2017年初离开广发去万达普惠,主要是从0到1的创业机会吸引了我,实践证明我们做的很成功;如今加盟睿智科技,更是因为非常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和自我发展空间。”

认可人,看好事

睿智科技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科技赋能,以不涉足信贷业务或数据交易为特色,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手段,整合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需求、能力及资源,力求构建连接亿万消费者的金融需求与千百家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智能金融枢纽,可为客户提供包括大数据洞察力系列产品、一站式赋能云服务、智能导流和智能机器人催收等总计四大类、近二十小类产品与服务。

之所以决定加盟睿智科技这家创业公司,蒋冬梅说主要是因为“认可人”和“看好事”。

睿智科技董事长陈建,此前曾担任全球领先的预测分析和决策管理公司费埃哲(NYSE:FICO)中国区总裁。FICO进入中国后,第一个信用卡业务合作伙伴就是蒋冬梅所在的广发银行。2016年,广发银行又成为FICO大数据评分业务在中国的首批合作银行之一,同时也是FICO的智能机器人催收业务在中国的第一个落脚点。

“从个人来讲,我非常崇敬陈建总,很仰慕他的为人及专业水准。睿智科技的其他核心高管团队成员,像执行副总裁李勇将、COO陈亚娟、CTO苏明富等,我也都因工作原因打过多次交道。银行家王玉海作为赋能统帅,既让睿智科技如虎添翼,又是业界公认的专家导师。睿智科技内部艰苦创业和干实事的氛围很强,我选择加入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认可这些人。”蒋冬梅表示,“在‘看好事’方面,我很认同睿智科技作为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自我定位。睿智科技致力于解决的金融行业信息非对称问题,正是风险管理最核心的问题。我作为睿智科技CRO,主要会协助做赋能业务。这项业务主要面对中小型银行,他们看好国内消费金融前景,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提供普惠金融业务,有心向零售业务转型,但面临人才短缺、风险管理技术与经验不足的挑战,亟需能提供一站式赋能服务的‘教练’。因此,睿智科技的赋能业务版块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这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加盟公司的良好契机。我希望睿智科技能在金融科技赋能领域做到行业前列,让一批有心转型的中小银行获得真实的风控能力。”

“除此之外,睿智科技还有许多诱人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整合大数据洞察力,能在100%不留存客户信息的前提下提供安全、合规的大数据评分,经过两年效果验证的大数据洞察力产品,效果卓越,建立了强大的行业公信力。”蒋冬梅分析道。

蒋冬梅已经在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条线奋战了14年,是信用卡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资深风险管理专家,谙熟信用卡生命周期全流程风险管理业务。在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期间,她逐渐积累了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过硬的风险管理专业技能,并经历了两轮经济波动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参与创办互联网金融平台万达普惠的经历,让她掌握了从0到1搭建并不断迭代完善互金平台的经验,涵盖产品、流程、系统、数据、风控等各个方面。集深度的甲方(银行)运营经验、互联网金融实践经验、对普惠金融产品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于一身的蒋冬梅,无疑成为了睿智科技重要的有生力量。

蒋冬梅也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在她看来,睿智科技有温度、有情怀,领导富于个人魅力,团队优秀又团结齐心,公司战略定位清晰,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追求卓越……所有这些,都让她感受到一种无间合作的快乐。

从不确定性中寻找机遇

蒋冬梅对“风险”一词有深刻的理解,这得益于她多年与风险紧密相关的工作经历。在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的12年里,她历任风险管理部数据分析师、政策经理、高级经理、总经理等职。伴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她对风险概念的认知也逐步深入。

“简而言之,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是未来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刚担任初级数据分析师时,蒋冬梅曾简单地把风险理解为一种概率,认为控制风险就是要降低不良率,并在技术上追求分群的区分度和策略的效果。“这体现的是精准识别客户的能力,从微观层面和技术层面来讲,这种理解这是对的。”蒋冬梅介绍道,“但后来随着岗位带来的责任变化我意识到,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要控制风险,而是要平衡风险、规模、利润三者的关系,也是长期持续稳定收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完善的风险管理是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体系,包括在宏观上准确预判经济趋势、掌握业务发展节奏,中观上调整客户结构、实现最优资产组合,微观上以数据驱动精细分群、持续迭代冠军挑战策略等。”

任职万达普惠副总经理,负责搭建并完善平台风控体系后,蒋冬梅对风险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她认为,风险管理最终是为公司的产品找到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型。风险管理要从产品的客群定位、获客渠道开始,以数据为驱动,包括精准营销、预审批、反欺诈、审批、贷中维护、贷后催收的全流程闭环的建设等。互金平台客户较银行客户下沉,传统征信覆盖率较低、欺诈风险更高,数据驱动风控特别是在贷前环节更突显重要性。基于客户的线上消费、金融交易、手机行为、社交、运营商、多头借贷等信息,除了传统成熟应用的LG模型、DT模型以及集成模型方法论等,在反欺诈领域应用了CNN、LSTM等深度机器学习方法,提升反欺诈能力。“风险管理是一个闭环,以数据为驱动,贷前、贷中、贷后都要做到极致,才能有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蒋冬梅总结道。

蒋冬梅在广发银行工作的12年里,中国的宏观经济经历了两轮波动。第一次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受阻,GDP增长率突降;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GDP增速持续减缓。中国信用卡行业在此期间的发展变化给蒋冬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2年是中国信用卡发展的元年,多家银行在这一年成立了信用卡中心。2002年~2008年是中国信用卡发展的第一阶段,各品牌跑马圈地,积极抢占客户和市场份额。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爆了数年来积聚的信用卡市场风险,这促使从业者开始重视精耕细作。而2012年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以来,银行对公业务及小微企业贷款积累的风险相继爆发,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返,多家银行竞相转型,重新重视信用卡及零售业务的发展,信用卡业务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跑马圈地,但各信用卡中心也更加重视客户价值、风控能力,更加关注信用卡的持续盈利能力。

作为十几年来信用卡行业曲折发展的亲历者,蒋冬梅非常熟悉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业务。其间积累的丰富经验,让她能够更加精准地找到睿智科技客户的痛点,进而实现有效赋能。

在蒋冬梅看来,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中小银行各不相同,它们各自的发展诉求和需要的外部赋能都不一样。“中小银行往往缺人才、缺系统、缺数据,针对这一特点,睿智科技可以从人才培养、技术提升和冷启动三个方面为其赋能,使它们在发展业务的同时逐步打造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蒋冬梅认为,做好风险管理是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业务健康发展的共同前提和重要条件。要找到科技与金融的最佳结合点,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共同努力,围绕金融产品的本质,让科技内化于系统、运维、流程、数据处理及风控之中,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客户体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未来,金融科技将往普惠金融方向发展,只有具备核心优势、能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普惠金融转型的金融科技公司才能脱颖而出。

“作为与银行及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第三方,睿智科技可能面临的风险点主要有两个。”蒋冬梅分析道,“第一个是数据的监管风险,但是按我的理解,因为睿智科技的业务能做到完全合法、合规,这对我们来说反而成为了一种机遇;第二个是行业的监管政策风险,监管部门对中小银行和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态度等。如前段时间有省份出台了当地城商行互联网业务的区域限制,这对中小银行转型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对我们而言也可能产生风险。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不停释放信号要求银行形成自主风控能力,不得将风控外包给互金平台等第三方机构,这是睿智科技给银行赋能的机遇。”

蒋冬梅同时强调,科学和到位的监管有利于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监管本身并不是行业风险产生的原因。金融行业有外溢性,需要一定程度的监管,完全任其自由发展会导致无底线的行业竞争,难以可持续发展。目前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互金行业的监管,这会造成短期的行业发展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是好事,“这好比开车上路一定要有交通规则的监管,放任不管、各行其是就会发生各种交通事故,结果是谁都开不好车。”

持之以恒方能成就初心

1990年,中央作出了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金融先行”成为这一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这一重大事件直接影响了后来蒋冬梅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选择,她说自己对金融学“虽不是一见钟情,却越学越爱”。

在蒋冬梅看来,金融学是经济学科中内容最宽泛的学科,她在校期间学习的宏微观经济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据统计、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或多或少地都与风险管理相关。“金融创造货币的时间价值,金融产品的本质就是给客户提供货币的时间价值,实现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的供需平衡。对于金融信贷产品,金融机构向客户实现货币时间价值的同时,面临未来货币本金回收的不确性从而产生风险损失。所以风险控制是金融业务的核心。”她说,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金融机构除了要比拼产品服务体验,比如申请的便捷性、使用的安全性,还要在提供时间价值的同时解决风险问题。

蒋冬梅一直很感恩自己最终进入了金融行业,并且从事的是自己越来越热爱的风险管理工作。谈到能给金融行业的后来者分享哪些经验,她表示,做好这份工作的核心,“首先是要不停地问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不是我会终生热爱的工作;其次是要问自己做事的初心是什么。做风险管理需要时间的积累,可以按照2~3年、3~5年、5~8年、8~10年、10~15年、15年以上这样几个阶段来循序渐进地打磨自己,提升自己在微观、中观、宏观几个不同层面风险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做任何事都需要持之以恒,我的初心是希望做出自己在风险管理行业的口碑。”

蒋冬梅描绘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拥有“三个一”:一份热爱的工作、一个和睦的家庭、一个健康的身体,她工作之余喜欢游泳、跑步、看书、电影和音乐。“我有两个‘保二争三’的目标:每周保证两次运动,争取三次;每个月保证读两本书,争取三本。”她总是要求自己以最优的状态和最充沛的精力迎接工作上的挑战:不忘初心,追求卓越。

来源|i黑马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