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图强,电子信息产业短板的投资机会

2019-07-31
来源:融中财经
7月17-18日,由《融资中国》、中国风投委联合主办的融资中国2019股权投资产业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产业园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政府相关领导、行业专家等汇聚一堂,聚焦行业发展趋势,产业投资热点话题,共探新经济下的未来产业投资布局。

2018年以来,随着5G预商用、智慧家庭、AI落地,信息消费市场各个细分领域和新技术持续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信息消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获得央地政策力挺之时,已经将重点面向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移动智能终端等培育千亿级产业。


而对于产业投资人来说,如何有效建立电子信息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关键。电子信息制造业供应链掌控能力,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如何加强?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产链如何打造?芯片集成电路投资的项目选择?软件和企业信息技术服务投资的关键?5G千亿级市场背后下的“BAT”即将浮出水面。


7月17-18日,由《融资中国》、中国风投委联合主办的融资中国2019股权投资产业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产业园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政府相关领导、行业专家等汇聚一堂,聚焦行业发展趋势,产业投资热点话题,共探新经济下的未来产业投资布局。


在17日上午的5G专场中,创世伙伴资本合伙人梁宇、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梁隽樟、宽带资本董事/ 晨山资本合伙人王志飏、中科创达副总裁杨宇欣、云启资本5G/物联网负责人郑瑞庭、海尔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嘉诚等嘉宾,共同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短板的投资机会”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564560839960593.png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华,经融中财经(ID:thecapital)整理:


梁宇:大家好,首先先请在座的各位先自我介绍一下。


梁隽樟:大家好,我是来自昆仲资本的梁隽樟,昆仲资本成立于2016年,主要专注于早期科技创新领域,我们在这部分的投资会占到基金整体布局的三分之二左右。


昆仲资本的投资策略主要聚焦在两个方向,第一是在科技创新领域,我们会特别关注技术和应用场景以及商业模式的落地,例如数据和AI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医疗、零售、安防、出行等等。第二个方向是在我们积累较深的领域做纵深布局,例如整车领域我们投了小鹏汽车,此外我们还投资了单光子接收器和设备检测装置等,这是我们在科创领域做过的一些投资布局。


王志飏:大家好,我是来自宽带资本的王志飏,宽带资本成立于2006年,是一只VC/PE基金,成立以来一直都在关注国内TMT领域的创新。自2004年产业互联网概念提出之后,我们的投资主题一直都围绕着数据驱动的产业互联网领域,主要关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技术,重点寻找帮助传统产业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会。


在目前的5G和物联网大潮流下,我们也认为5G和物联网将是支持整体经济核心的支柱之一。我们在2016年成立了一个早期投资平台,叫晨山资本,主投AB轮,用以实现从早期到中后期的产业链完整覆盖。


杨宇欣:大家好,我是中科创达的杨宇欣,中科创达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操作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业务覆盖智能手机、智能驾驶、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客户覆盖有高通,因特尔,微软,Facebook,谷歌等等电子行业的主流企业,我本人在公司主要负责战略投资并购


在投资方向上,中科创达主要关注早期硬科技投资,涉及到芯片,器件,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同时我们还与ARM成立了一家孵化器,叫安创空间,主要关注早期硬科技的核心企业孵化,最近也在关注核心器件、光学等创新项目,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跟大家合作。


郑瑞庭:大家好,我是云启资本的郑瑞庭,云启资本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ToB领域的中早期风险投资基金。我们的投资赛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ToB企业服务商业应用,另一类是硬科技,包括云计算、AI、关键零组件等等。跟在座的各位一样,我们也比较关注5G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包括产业升级以及关键设备的自主化,希望能与中国的崛起一起前进,谢谢。


张嘉诚:大家好,我是海尔资本的张嘉诚,尔资本是一个定位于物联网产业投资共创平台,围绕海尔集团物联网生态布局进行投资,通过物联网产业投资+赋能,链接多方资源,打造多方共赢产业投资生态。海尔资本聚焦物联网,围绕智慧家庭、健康家庭、长青家庭、快乐家庭、绿色家庭五大家庭进行投资布局。聚焦物联网,涉及智能制造、互联网+、文娱、教育、大健康、大消费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截止到2019年,管理投资资产超160亿。


5G的未来与机会


梁宇:今天我们的主题是5G,我们都知道5G是一个概念,但这里具体面指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在座这五位,有的是财务投资人,还有的是产业方面的专家,过去有过自己的专利,那么请诸位从各自的视角谈谈怎么看待5G?更关注哪个版块?现在市场过热还是过冷?首先把第一个话题抛给梁总,请梁总解读他的观点和看法。


梁隽樟:过去这一年5G话题非常热,周围的项目非常多,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会更关注围绕着5G场景应用产生的一些核心技术点,比如像前端射频,还有基站里面的投资机会。


至于5G周边的应用,我认为更多的要看市场时机是否已经到来,我自己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多加关注:第一是跟音视频应用有关的项目,这其中不光是2C的应用,还有一些2B的音视频应用,比如应急场所的警报等等;第二是围绕物联网相关的项目,比如产业互联网里有大量的数字化技术,还有环境检测等等,都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去成立;第三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5G下还会有一些新的机会。当然,这几个应用领域都还是要有待相关技术和市场匹配的时机,这个时机什么具体时候能到来,现在还需要观察。


梁宇:刚才梁总您也提到,昆仲资本对出行领域还是很关注的,我们也知道5G会把自动驾驶带上新的台阶,对这个领域您有什么样的观点?目前国内各个地方政府都在讲自动驾驶,政府方面的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您认为现在自动驾驶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吗?无人驾驶能够成为5G应用当中非常重要的模块吗?


梁隽樟:自动驾驶在中国确实有特定的机会,像您刚才提到的,地方政府扶持的热情和力度都很大,但是这个行业的发展也不能脱离技术发展的节奏。如果要谈自动驾驶的时代是否来临,我觉得要看是哪一类自动驾驶:从我们投的这些项目看来,要达到大家想象中的那种完全自动驾驶,还是有蛮长的路要走。哪怕是未来5G的应用落地,最早的一批机会应该也不会是诞生在自动驾驶领域,更多的可能是诞生在跟娱乐相关的领域。


梁宇:王总,关于5G可以展开一下谈谈您的看法吗?


王志飏:刚才梁总也提到自动驾驶,我在这里就不跟大家科普5G相关的特性,宽带资本公众号有很多关于5G普及的文章,欢迎大家去关注一下。梁总提到的车联网、自动驾驶,最重要的就是用到了5G低时延的特性,这些东西听起来是科技字眼,但对老百姓的生活都有很多切实的影响。


刚才在台下我关注了一下大屏幕,这个大屏幕与我们嘉宾的发言有一个肉眼可见的半秒延时,这还是在本地网络直播的状态。可想而知,如果是做远程的体育赛事直播,或者在关键工业应用领域,或者是车联网领域,存在半秒时延都是意味着体验的重大下降,5G通讯技术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影响,以及对于垂直产业的效能提升,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种技术本身的演进,正是开启下一波十年通讯新浪潮的价值所在。


5G和过去3G、4G相比,有着非常重大的区别:3G、4G更多的是连接人,帮助我们从窄带的时代拓展到移动宽带的时代,拉近了人跟人之间的距离,而5G则更多的是服务于万物互联的特性。全球有70亿人,70亿就是4G这个市场的上限,而物联网的连接可能要乘十乘一百亿的量级,巨大的连接方面带来的效益提升也是非常大的,物联网的场景更多还是用在产业里面,包括智能制造、车联网、智慧城市和远程医疗这些对于低时延网络连接有非常大需求的应用场景,我认为新的一代通信技术在这里面会体现出非常重大的作用。


除了通讯性能本身的提升以及和产业结合,5G还会带来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整个通信产业的开放。原来的通信产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这些大的设备商、运营商在里面基本上是自说自话,自己玩自己的,而5G带来了整个通信行业的开放。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到通信行业,通信行业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标准化硬件,开源软件改善了整个通信领域技术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创新可以参与到行业的发展中来,这个是个万亿的行业创新机会。像边缘计算等行业,原来创业公司根本不可能参与,现在随着通讯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另外从大的思路来说,我们认为未来整个世界是由软件定义的,什么叫软件定义?就是所有的东西都会变的智能化,万物都会互联,所有东西都会通过数据带来智能,整个世界会是开放共享的状态。那么如何驱动这样一个愿景的到来?我们认为核心是有三个技术上的支柱:5G和物联网作为连接技术,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作为核心计算的能力,人工智能作为最终的世界KOL,这三个支柱支撑未来的愿景到达,支撑所有上层的数字化转型,这里面机会是犹如星辰大海一般。


梁宇:谢谢王总,王总讲了很多的干货,什么叫通信产业的开放?我过去的背景是学通信的,给大家举个例子,假设你的手机电话是与移动绑定的,有一天你家里装了5G的天线,那这个手机现在可能就会跟联通有关系,因为传统的IT企业会根据5G标准的放开和利益重构参与到这场盛宴中来,这意味着大家的选择变多了,作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你的使用成本会下降,行业竞争也会更激烈,这是关于通信产业开放的话题。


关于万物互联,我个人特别喜欢英剧《黑镜》,里面有一集讲的是电子蜜蜂,当小规模的终端通过边缘计算,可以广泛的被连起来的时候,科幻有一天也许真的会变为现实,推荐大家去看一下。接下来有请杨总,中科创达本身是通讯领域里面非常资深的企业,同时也是上市公司,其实当现在媒体和资本都在讲5G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这个行业里默默做了十几年了,请杨总谈谈您对5G新含义的理解。


杨宇欣:我觉得这个话题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5G的上游,也就是供应链,另一个下游,也就是是应用场景。关于上游的5G供应链,我个人并没有像大家觉得有那么多的机会。事实上,上游的核心器件一直在不停的迭代和升级,而5G对它们来说只是多了一个标准,就像原来3G到4G的过渡一样,是非常自然的。过去我们做车、手机,现在多了一个5G,对整个前端供应链的成本可能会增加,但增加的很有限,基本只是一些天线或者是器件,因此上游这一块能够创造的增量机会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观点。


但这是在存量市场,或者说下游,则会催生很多的应用,这方面我很同意各位嘉宾讲的,4G至5G的转换激活了2B的市场。移动互联网的来临,带来了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另外4G把高带宽加入到智能终端里面,这也带来了的市场机会。


而5G对很多用户来说,能够带来的感官体会是比较有限的,现在手机仍然是个人信息的中心,但是更多的数据下载下来以后,手机能展现的方式有限,对很多人来说5G和4G不会差别太大。反而是在2B领域,5G的很多特性,例如高带宽、低时延,才会催生很多的机会。


B端原有的很多场景里面,基础设施是非常差的,很难再用有线的方式去覆盖,比如工业领域,用无线的方式在架设基础设施方面会容易很多。大家一直在讲大数据,我的观点是大数据时代还没有真正的来临,大数据除了来自于人的数据之外,对人与环境的数据采集才是更大的蓝海,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人类基本还没有开始做。


5G带来的巨大带宽,会让更多的数据到云端,而数据代表着人工智能的基础,因为人工智能需要用数据去喂,因此5G来临才能开启大数据的时代,带来大数据时代能在很多垂直的行业领域有非常多的机会,这是我的观点。


梁宇:杨总为现在比较热的5G客观的泼了一些凉水。如杨总所说,2C激动人心的时刻不会很快到来,4G带宽还没有被完全的浪费完,很多5G高速的应用大家也都在寻找。说实话,有非常多的产业公司都在创建场景,让5G运营商在这场盛宴上赚到钱,否则财务上很难算得过来账,这就是现在5G的雷声大,但雨点还没有那么大的原因。


在2B这个场景当中,各个终端的连接都需要通过大数据才能够真正提高效率,才有可能使得这个行业真实的落地,而现在还是在前夜。


刚才听郑总的口音过去一定是来自于台湾,台湾的IT业比大陆起步至少早了二十年,走过的坑儿也比我们要多更多,有请郑总谈一下,云启资本怎么看待5G的未来?

   

郑瑞庭:坑走的确实不少,综合前面几位嘉宾的看法,聊聊我们对5G后面会发生的事情的看法。我觉得大家需要首先想一下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5G?5G代表的是什么东西?从大家普遍性的知识来看,5G是国家的竞争力,甚至可以说代表国家的基础设施,没有哪个国家希望在这方面落后。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认知?是因为我们看重的,其实是2G、3G、4G不断迭代所延伸出来的那些新技术应用。比如2G催生了语音,3G催生了基本的宽带,4G催生了移动互联网,这些迭代催生了非常多的应用,造就了非常多的下游公司,像阿里、腾讯和百度,都是在这个阶段里诞生出来的。所以2G到5G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交通基础设施的铺建完成。历史上偶数的迭代一般都是大发展,而奇数的部分一般不是太好,比如4G取代3G的时间就非常快的,5G的确有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但目前我对5G还是乐观的,因为现在我们在4G应用上面碰到了一些瓶颈,这些瓶颈主要发生在B端,目前B端在传统通信领域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不管是wifi,蓝牙,IOT,还是抗干扰,都需要更大的带宽。


顺着杨总还有前面几位嘉宾的观点,整个5G的产业链无外乎上中下游三个方向,上游是关键零组件,中间是设备商和大集成商,下游是应用场景,这其中不管是自动驾驶,ARVR,IOT,物联网,还是边缘计算,最大的玩家或者叫推动者,其实是国家,是运营商。


刚刚梁总也提到,运营商4G的成本还没回收,现在又要投资5G。5G网络的建设,光基站数已经是4G的四到五倍了,而且密度还要提高,能耗也比4G基站数能耗高的非常多,我有运营商朋友也说,如果在移动大楼里加上三个运营商的宏基站,功耗将是天文数字,总之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这些都需要运营商来推动落地。


未来5G落地后,运营商的利润如果还只靠目前的手机业务,那么增收将是非常有限的,如何收回这么大的投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开源节流,开源的部分刚才各位嘉宾都提到了,比如边缘计算、自动驾驶、AR、VR、4K、互联网接入和其他工业场景,这些都需要在场景的基础上不断磨合打造;而节流部分,比如从黑盒转向白盒,这是目前运营商非常感兴趣的,就会让更多原来不属于通讯的行业的玩家参与进来。我认为这两个部分未来都有会蛮多机会的。


梁宇:感谢郑总,郑总谈的观点更多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谈的。多罗嗦一句,刚才王总谈到5G会带来开放,为什么要开放?我们都认为5G的主流玩家是运营商,而运营商的下游就是设备制造商,其实现在的设备制造商格局已经非常明朗了,全球就那么几家,都来自于中国。所以运营商也很痛苦,他们觉得自己被下游的几家制造商绑架了,因为大家都要签封闭协议,你用了我的A设备就必须用我的B设备,于是全球几个重要的运营商一起合作,说那我们来做一个联盟,形成一个标准,符合我们标准的人才能进来玩,同时强制性的把某些接口打开了,使得那些非电信设备制造商、以及传统的IT玩家能够进来。现在看来,用户基数较大的中国移动已经成为了盟主,这是有关于节流的方面,其实运营商已经开始做这样的动作和考虑,尽管不一定能够成为立刻的主流,但这种思潮已经深深根植到产业链当中了。


关于开源,更多的是怎么样能够赚钱,把将来收入拿回来。5G的频率比4G更高,频率越高,就意味着更多的折射和散射,波的物理特性就是这样,因此室内里的信号会不好,现在有很多的技术方案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张总来自于海尔资本,海尔过去在智能家居、产业布局方面都有很多深耕,也请张总讲一讲现在5G浪潮下海尔的思考和实践。


张嘉诚: 5G是诸多投资板块中的一个大热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5G的诞生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早期创业者、投资机构布局的诸多下游应用场景,包括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可以得到激活,将想象落地实现。二是相较于正处在释放红利阶段的5G,其他行业相对式微。


术的出现,从开始放量到产生价值再到资本端溢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的人工智能、3D打印以及智能硬件都让人兴奋不已,但在落实过程中却存在着大量的“坑”,甚至在细分领域都是一个伪需求。5G现在处于同样的时代,对于5G技术,我们应与投资圈,以及创业者投资人的最终收益来衡量。


结合海尔的投资案例,对于5G包括产业物联网的认知,技术端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其次再跳出技术冷静观看产业链来进行布局和深入。


其一,没有技术端的支持,所有的落地都是空中楼阁。以曾经大火的3D打印为例,由于打印机喷头问题的制约,最终打印的产品无法实施应用。上游技术端问题得到解决,后面的想象才能成真。


其二,随着技术的提升,投资领域想象空间更广袤。以AR课程内容教学投资为例,4G时代时AR教学客户体验较为普通,而5G风口的来临,让搭建运营商风口的下游客户活跃了起来,各中小学已经开始强力布局AR教室落地,为投资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梁宇:感谢张总,张总讲的非常隐晦,他讲的其实是每个技术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在Ω曲线的哪个点上,比如媒体和从业者都觉得现在5G热潮来了,但如果我们冷静看一下,会发觉现在资本市场还是偏冷的,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差别,目前还是是矛盾的,但总有一天会结合在一起,需要时间把创业者、从业者挤压的更加理性一些,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最后我做一个小小的广告,我是来自于创世伙伴资本,这是一家同时管理着人民币和美元的投资机构,主要聚焦早期技术、2B以及2C,我本人是通信背景,因此谈到5G我也很兴奋,希望有机会可以和大家多沟通,我也会在创世伙伴的公众号上发布我们的观点。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也感谢融中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和平台,谢谢。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