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百度风投:AI投资的下一站,是利用强AI技术打造新的业务系统

2019-08-26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融中财经
对于反周期的积极投资,BV CEO刘维在接受融资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BV是聚焦下一代AI投资的早期机构,当前市场的一些收缩主要来自于一些现有商业模式被证伪,对BV的影响不大;进一步讲甚至能带来一些新的‘AI可改造性’机会。随着AI技术的快速成熟,AI技术的真实能力和自身效率不断提高,我们看到大量可以被重新发明的业务系统机会,实现传统业务系统无法实现的标准化、个性化、高效化机会,因此保持了持续的积极投资。”

伴随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作为新方向,随之越来越多的VC机构也纷纷布局,期待在智能技术融合中开启下一个万物智联时代。


百度风投(Baidu Ventures,以下简称BV),是由百度发起、专业团队管理的一家独立风险投资机构,2017年成立至今两年多时间,先后投资了100余家国内和海外早期AI公司,在AI底层技术(感知、计算、机器人、算法、数据技术)和AI行业应用(智能工业、智能零售、智能生物、智能互联网应用)两个方向进行了系统布局。


目前,BV管理着5亿美元规模的三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出资人包括百度和其他优秀的产业、金融机构。


在近两年的市场中,很多创投机构都放缓投资节奏,但在CB Insights发布的2018年全球最活跃的风投公司报告中,BV投资数量达到61起,排名第四并位居AI领域第一,出手堪称果断。


对于反周期的积极投资,BV CEO刘维在接受融资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BV是聚焦下一代AI投资的早期机构,当前市场的一些收缩主要来自于一些现有商业模式被证伪,对BV的影响不大;进一步讲甚至能带来一些新的‘AI可改造性’机会。随着AI技术的快速成熟,AI技术的真实能力和自身效率不断提高,我们看到大量可以被重新发明的业务系统机会,实现传统业务系统无法实现的标准化、个性化、高效化机会,因此保持了持续的积极投资。”


“一体两翼”+“双跳跃”


作为一家专注于AI的投资机构,BV的投资关键词看上去五花八门——从芯片传感器这些硬科技,到农业工业这些重行业,再到大量的生物技术企业,这些林林总总的概念,其实都是其AI“一体两翼”版图上的一环。


“一体两翼”是BV过去两年一直坚持的投资战略。


其中,一翼是“下一代AI技术”,核心判断是当前的AI技术自身效率和能力不足,还无法在实际场景中解决很多问题,从而制约了AI的落地。


以快速发展的机器视觉为例,因为摄像头这一基础传感器的不足而大大限制了应用场景,造成了更高的计算代价和误差。BV在三维视觉、超高速视觉、超分辨视觉、超低功耗视觉、毫米波等非可见光成像视觉领域进行了大量布局,以提高机器视觉在各行业场景的渗透能力。类似逻辑下,BV在从新架构到类脑计算再到光学计算的下一代AI芯片上,在深度强化学习驱动的下一代智能机器人技术上,在脑机接口、生物数据采集等前沿AI技术上,都进行了系统布局。


另一翼,是“深度AI应用”。AI落地已经是非常热的话题,但BV眼中的深度,包括“深入的细分行业”和“深度的业务系统重构”两个概念。


在农业、工业、医疗、企业服务等大量细分领域,特别是传统领域,专注AI的公司还非常缺乏,而提升这些细分领域的效率,无法通过简单的利用AI提升一些数据效率的轻产品模式完成。换言之,很多深度细分领域的数字化、自动化都还没有完成,因此必须从基础的数据采集、到决策模型建立、到推动人机混合的做工输出,把完整的行业业务系统构建起来,AI才能真的发挥作用,也才能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空间,从而成就高价值的AI创业公司。


对于项目选择,刘维表示,其实BV的逻辑就是一个——效率。AI作为效率工具,能实质改变哪个领域的效率,打造新的产业巨头,BV就积极投资这一领域的系统供应商、运营商以及核心技术提供商。


举例来讲,在企业服务智能化领域,BV关注AI驱动的RPA带来的复杂业务流程的洞察和作业效率的提升;在工业领域,关注AI驱动的柔性制造对生产流程和供应链带来的效率提升;在医疗领域,关注生成算法等AI技术对于分子结构生成和新药研发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新型人体传感器带来的新数据轴,依靠新的数据轴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高通量样本检测和疾病筛查效率的提升等。


“一体两翼的逻辑下,我们一方面观察没有被解决的产业需求,一方面观察能带来新能力的前沿技术,形成了一些更大胆的判断,对当前一些都看不到采购需求的技术,在产业界都不敢相信的时候,做到提前三五年布局,从而抓住了一些独特的大机会。”


另外介绍,BV内部有个词叫“双跳跃”,指的是“不根据当前的行业应用看技术需求,也不根据当前的技术能力看应用”,重点考虑那些在3-5年后才能落地、利用前沿技术去打开深度场景的创业公司。


现阶段,AI已经不是一种无人相信的冷话题,主流AI技术在大公司和第一批AI独角兽手中炉火纯青,行业场景的简单AI改造,在产业巨头看来也不是难事,早期VC应该继续去寻求“无人相信”的机会,长期打磨、等待时机。而在诸多种技术和极多细分行业的网格中,一些“双跳跃”的机会是两边人都不相信和无从把握的。


BV希望能提前三至五年入场,不仅扮演给这些优秀团队长期资金支持的角色,还希望帮助拥有技术或产业侧能力的团队去组合另一侧的伙伴、寻找前沿技术最好的深入场景试验田,而不是让他们在过热的主流赛道上消磨。


虽然成立仅仅两年多时间,相比市场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投资机构,BV不足之处有很多,也远远没有走完第一个循环。但BV希望自己能把没有历史当成其聚焦突破的优势——真的专注AI,真的专注于高风险的AI早期投资。


AI创业者需要特殊气质


事实上,AI带来的新机会很多,同样,AI带来的适合做CEO的新创业者也很多。对此,BV也一直积极重点发掘和投资能够让这些机会落地的优秀创业者。


相对其他领域,AI领域的创业者,在某些方面需要具备更强的能力,比如战略思维高度、产品能力、带团队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等。除此之外,BV还更加看重创业者们一些特殊气质。


第一,AI创业者应当具备强烈的效率模型意识。AI技术创业者往往都是从某一单点技术切入,但任何单点技术的简单商业化在今天纷繁复杂的创业环境中都是守不住的。客户、大乙方、甚至行业外的巨头,随时都可能“杀”进来参与竞争,并且带着更大的资源优势。“我们认为,AI的核心能力,就是以更小的代价去支撑更复杂的系统,因此一开始就需要从系统效率提升的终局来思考和构建自己的产品Roadmap。”刘维如是说。


第二,AI创业者需要有很深的技术洞察和行业洞察。


所谓技术洞察,是要深度了解和跟踪AI技术的发展,否则当前的产品思路很容易有落后的风险。最典型的例子,AI计算芯片。从IC设计到Foundry流片验证,包括后续相关的软件开发,整个环节复杂度高,导致其产品研发周期通常都在12个月以上,而AI算法的更新迭代速度要快得多。如何让费时费力做出来的芯片有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而不是在快速发展的AI算法面前很快失效,这是对芯片创业团队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谓行业洞察,是要清晰地知道AI技术与能够落地行业的产品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以及如何去弥补。典型的如工业场景下的视觉检测,再厉害的算法团队,再先进的通用图像识别模型,也不能直接套用,因为数据类型本身差别巨大、样本数量差别巨大、数据标注的质量差别巨大。此外,还要考虑到实际生产环境中,不同客户的光照情况等许多个性化问题。


不只是投资人,更是创业合伙人


在刘维看来,AI2.0时代,会诞生一批全新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按照过去的投资观点,如果一位教授,有很牛的技术背景,投资人会先投人,再催着他去找具体方向,因为教授总是稀缺的;商业化方面也会找一些传统行业高管,因为这些能带团队的人也是稀缺的。


刘维称,最优秀的创业者,可能是教授和高管,但也可能是年轻、充满洞察力的中层和年轻博士、互联网人乃至投资人,关键看他们是否愿意成为“产品经理”,愿意钻到细的领域,结合前沿技术,去思考如何打造新的效率模型,真的理解行业传统业务系统的不足和需求痛点,围绕成本降低、品质提升、标准化+个性化等需求,充分考虑行业的要素供应、竞争格局等因素,利用AI所带来的观察力、决策力、执行力,设计新的效率模型。


在此过程中,投资人的角色也将发生改变。


过去总说,VC要成为创业者的co-Founder,但事实上,执行者主要还是创业者,VC 只是提供资金,只是心态上作为共同创始人给予支持。将来这种关系会有所变化,投资人要走得更远,真的能起到首席战略官的角色,帮助一流创始人进一步突破个体公司的资源边界,去寻找双跳跃的突破点。


BV现在就是把自己当成一家创业公司,一边帮助已投企业打磨和寻找方向,一边和创业者共同评估他们的方向,另外还利用自己对行业和技术的观察积累,提出Business Plan,提供给潜在创始人做参考,甚至促成优秀创始人实现这个Business Plan。


比如在某种水产养殖行业,可能有千亿美元的市场和对某种视觉技术的关键需求,这样的信息,不一定是一个视觉技术专家在创业之初就能获取到的,BV希望通过自己的积累,加速这一过程。


据了解,BV内部的说法是,“现在BV已经没有投资人了,熟悉技术的人是创业者的技术 BP(Business Partner),熟悉行业的人是创业者的行业BP,大家作为共同创始人在一起参与战斗”。


此外,BV也在尝试让投资人承担更多。作为创业者的 Business Partner,利用研究来帮助创业者,一起去寻找更好的“双跳跃”机会。这种研究不仅消耗几十人团队的精力,也凝聚了BV各种出资人的资源,还得益于BV上百家被投企业的摸索与试错,某种意义上这对创始人也是一种无法自身建立的能力培养。


进一步来讲,围绕一些优先机会点,BV还在发挥机构优势去储备产业资源。例如BV已经与十几家大型产业公司建立了工业、零售、医疗等领域的一批产业智能化实验室等类型合作机制,与农业、传媒等领域的巨头联合孵化了创业公司,帮助创始人缩短资源的获取路径。


在刘维和BV团队看来,AI时代会诞生一种新形态的VC,而BV极致聚焦的策略和合伙人丰富的创业背景,正是为此而生。


“中国前沿科技” 是未来的系统级投资机会


在互联网行业,中国从PC互联网时代的跟随者,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引领者。过去,中国的创业公司对标美国,总说Copy to China;现在,很多趋势都是中国引领的,Copy from China的模式创新越来越多,这个变化也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成熟。


但在科技领域,中国似乎还总是扮演跟随者的角色,不过,BV对此却更为乐观。


15年以来,刘维一直在做中美前沿科技的投资,在他看来,如果从2000年作为起点,近20年来的中国科技产业以及投资行业都经历了令人振奋的高速发展,缩短了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未来20年,还将存在进一步赶超的机遇。


从BV角度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前沿科技将有攻坚战和弯道超车两类机会。


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坚战,可以抓住的机遇是AI时代带来的体系结构重大变革。新一代智能设备的体系结构、IO和计算需求、数据流、功耗等约束条件、指令集和生态都存在颠覆性的变化,给新的芯片、操作系统、关键部件企业带来了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遇,利用中国的特色市场、人才和资金优势,可以出现新的领军企业。


而更大的机会在需求引导的弯道超车。 以BV投资的前沿机器人技术为例,原始创新可能在海外,但最优的需求场景已经在中国,需求引领下的技术迭代速度,为中国企业的弯道超车、全球竞技提供了很好的舞台,而这也是BV一直坚持全球投资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中国和海外市场,虽然BV有中美两个办公室的物理区分,但坚持oneteam的一体化打法,没有进行区域投资分割,以最大限度利用两个市场的优势,寻找最佳突破点。这种优势,也不是单纯的美国做技术、中国做应用。在BV看来,美国对工业、工程、医疗等行业的改造创新走在中国前面,而中国在一些AI算法等技术上的创新也是世界级的。


采访最后,刘维告诉记者,从创立之初,BV就有坚定的目标——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一流VC。“这个目标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实现,也让我们不太关注短期的资本市场变化,更注重效率提升的潜力和优秀人才的出现,坚持我们的节奏。”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