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行业「余震未了」,P2P、消金甚至银行恐被波及

s
2019-09-18
来源:馨金融 作者:洪偌馨
大数据行业没有百分百的「白」,这几乎是一个业内共识。

国内的第三方数据公司们正在遭遇一轮前所未有的「清洗」。


从上周开始,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多家大数据公司被查。据自媒体新流财经报道,9月6日下午,多位业内人士称,杭州大数据服务公司——魔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疑似被相关执法人员控制。与此同时,魔蝎科技为合作方提供的服务已经停止,官网也无法登陆。


同一天,还有媒体报道,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聚信立发出通告称,停止了对外提供用户授权的运营商爬虫服务。此外,还陆续有消息传出,其他大型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或停止服务、或高管被警方带走。


这几天,多位业内人士也向馨金融证实了上述这些消息。昨天更新的情况是,知名大数据公司同盾科技解散了爬虫部门。


(注:所谓「爬虫」,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获取互联网站点的数据、信息的一种方式,需在一定协议下才能合法合规获取数据。)


一个在数据行业从业多年的朋友告诉我,眼下这一轮「大清洗」使得大部分涉及「爬虫」业务的公司主动或被动地关停了业务,即便能活下来也必须要转型,「基本只能服务于银行和持牌玩家了」。


听下来,有点像「来料加工」的意思。


不过,按照这个逻辑,不止是独立的第三方数据公司,所有自身不产生数据(而又高度倚赖数据)的商业模式可能都将面临艰难的处境。比如,金融科技公司、人工智能公司.....没有数据的持续「喂养」,如何迭代各种模型?


所以,长期来看,这一次数据行业的「地震」,所波及的范围可能比想象中要广的多。在缺少了上游数据服务商以及其所提供的「白名单」、「黑名单」等服务之后,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那些缺乏风控能力的中小现金贷平台们。


此外,如果仔细查看这些数据公司的合作伙伴名单就会发现,他们的合作对象早已不止于所谓的现金贷、P2P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甚至全国性银行都在名单之列。例如,上周就有媒体报道称,锦程消费金融旗下两款产品,疑似因供应商突然中止提供数据服务而暂停放款。


数据行业「余震未了」,可以肯定的是,过去一些处于灰色边缘地带的数据生意正被摊在阳光之下,一刀切断。


最近行业内人人自危,倍感惶恐。但实际上,第三方数据服务本身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风险由来已久,只是大多数人选择了无视,或者是遗忘。


此次监管部门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监管升级早有端倪。从2017年底开始,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就开始密集合作,针对国内大数据行业野蛮生长中的各种乱象展开各种行动。


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堂」2017年年报显示,当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58.49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687.10万元,公司对此的解释为:


2017年大数据行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家和行业监管部门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大数据行业,尤其在征信和营销领域的政策趋严。公司原定大力发展的金融和营销两类产品与服务均未能较好开展业务,形成了较大程度的亏损。


而进入2018年以后,重点垂直行业的数据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新金融领域里,包括征信试点、上市公司等都屡屡受到波及。


2019年,围绕着「大数据」而密集发生的丑闻更是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先是「315」晚会上集中曝光的大数据黑色产业链,后有号称拥有全国最大简历库的招聘类数据公司——巧达科技被查,其利用爬虫手段获取简历中的用户信息,然后将其变现,最终该公司36人被依法批准逮捕。


当然与此同时,一系列关于互联网隐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办法也相继推出。今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等。


不难发现,与其他领域的监管整治不同,对于数据公司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从一开始就是最为严厉的,由公安部门直接介入。但即便如此也很难彻底肃清。


市场对于数据服务的需求旺盛,在线借贷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随着整个业态的进化——服务的下沉、效率的提升、场景的多样、维度的增加,哪怕是银行也在不断开放与外部数据源的合作。如果上升到整个互联网维度,需求就更加庞大。


可是市场中的恶性行为也是真实存在,并且越来越侵占我们的隐私,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非法的信息采集、数据获取、交易买卖每天都在进行。


隐私与服务、利益与道德,数据行业的博弈从未停止。


就像上个世界70年代美国的消费金融行业大爆发时、信用评分系统快速发展时,非法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层出不穷,于是有了《公平信用报告法案》、《公平信贷机会法》等一系列关于隐私保护的法规条例也开始实行。


一直以来有种声音是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金融科技行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内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体系等尚不完善的结果,牺牲个人隐私换取便捷体验使得很多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但一个市场终究无法在这样的乱局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大数据行业没有百分百的「白」,这几乎是一个业内共识。


从某个角度来看,第三方数据服务本身就是一个生于灰色地带边缘的产业。一部分业务长在阳光下,不断获得资本的浇灌,向人们描绘着这个行业未来会开出灿烂的花、结出诱人的果。但另一部分业务却潜藏在地底,不断在法律和道德边缘试探。


从某个角度来看,潜藏在地下的数据买卖、清洗、交易支撑起了阳光下的「繁荣」,在过去几年里,许多大数据公司还获得了资本的青睐,被碰上市场的风口,估值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眼下的这一轮监管风暴和行业「清洗」还没有最后的论断,但是如果以最严苛的标准来设想,第三方数据服务可能最终会变成一个「伪命题」。


有一种说法是:数据是未来的「石油」,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资源。过去数据行业在灰色地带的试探带来了整个行业的繁荣,牺牲隐私交换了便捷的体验,一旦从源头切断这种可能,最终只有少数掌握数据的互联网巨头才有可能真正具备核心能力。


而一旦转型为「来料加工」模式,在整个to B服务的赛道上,这些所谓的大数据公司们又如何与巨头竞争?核心能力如何构建?如何支撑高额的估值?答案可能都并不乐观。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