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高于营业利润,85岁的富士通“大象转身”

2020-01-13
来源:亿欧 作者:马诗晴
对于富士通来说,“大象转身”不代表对原有业务的抛弃,而是积极整合传统业务的优势,寻找新的成长性市场。

富士通1935年成立于日本,距今已有85年的历史,其业务从最早的通信器材,逐步拓展至PC、服务器、存储等IT设备。目前,富士通已经成为世界级ICT服务商。2019年,在《财富》杂志 “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富士通位列349。


近年来,传统IT产品和服务市场不断萎缩;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企业数字化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在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驱动下,传统企业试图通过重构自身业务模式来面对行业变革。


为了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富士通全球总裁时田隆仁上任之后,提出富士通第一个全球战略目标——从一家IT公司转型为DX公司。其中DX代表的是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对于富士通来说,“大象转身”不代表对原有业务的抛弃,而是积极整合传统业务的优势,寻找新的成长性市场。

兼具IT与制造属性,先医己再医人 

企业数字化并非行业新概念,但得益于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这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上提供数字化服务的企业类型也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制造业头部企业、传统IT企业都希望在这一增量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

相较于其他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企业,富士通的特别之处在于:兼具IT与制造属性——不仅能为企业提供IT服务,同时自己拥有生产小型机、半导体等硬件的工厂。


富士通集团2018财年各业务占营收比重.jpeg


双重属性,让富士通无论是自身数字化转型,还是向其他企业提供服务,都具备一定优势:相较于传统IT企业,富士通的工业Knowhow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相较于传统制造企业,富士通积累的企业信息化经验更为丰富。


除此之外,为了让过往技术储备与新兴技术更好地融合,富士通在研发投入上“一掷千金”,态度毫不含糊。


根据富士通集团2018年财报,其研发投入达到了12.2亿美元,占销售额的3.4%,高于11.7亿美元的营业利润。研发聚焦七大技术领域,分别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安全、云服务、数据服务、物联网。


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CEO薛卫强调:“这七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是‘孤岛’式的,在每一次业务推广和技术应用中,都要将多领域技术充分融合。”


这意味着,富士通为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单点应用,更多的是系统化解决方案。这对于企业技术能力和统筹规划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时,富士通双重基因优势再次显现:由于具备产业基础,富士通可以将最新解决方案在自身进行实践,先实现自我转型,验证成功后,再将技术反馈给市场。


作为一家成立85年的ICT龙头企业,富士通没有像许多历史悠久的跨国公司一样,受困于历史包袱,在过往取得的成绩中沾沾自喜。


薛卫表示:“富士通内部秉承的一句话是‘忘掉我们曾经的成功经验’。因为过时的经验会阻止我们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我们需要把自身的成功经验不断整理、切割,并创造新的成功经验。”


事实上,如今我们谈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技术改造或现场改善,而是涵盖企业战略、组织、运营等各个方面。比起技术上的突破,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文化更为关键。富士通做到了主动“从内打破鸡蛋”,实现自我革新。 

开放与共创,深入中国智能制造市场 

中国无疑是全球数字化浪潮的主力军。据IDC预测,到2021年,中国55%新增企业应用将是云原生应用,有10%的环境将内置机器学习功能;到2023年,中国支持AI的人机交互接口,将取代目前50%基于屏幕的B2B和B2C应用程序;到2024年,70%的中国500强企业将用集成工具实现多云管理。


这波热潮带来了巨大的ICT市场商机。自1996年便进入中国市场的富士通,自然不会错失。薛卫表示:“富士通在中国的业务布局将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深层次进入智慧城市领域。”


基于这一战略目标,富士通面向中国市场发布了制造业数字化平台:工乐未来COLMINA。该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打通从产品设计、生产到维护的全数字化链条,并且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与制造组织能力的一体化。


目前,富士通已经应用该平台,帮助来自电子、机械、汽车、化工以及服装等不同领域的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工乐未来.jpeg


据了解,该平台是开放式的,富士通将通过标准化的智能接口,将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接入,使得平台功能更为完善。


近年来,中国市面上涌现的数字化平台不在少数,大多以本土企业构建为主。比如阿里云飞龙、飞天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In-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除了龙头企业争相布局之外,一些初创型凭借在企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经验,也在进行平台化探索。


尽管企业背景不同,平台实现的功能也各有侧重,但它们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开放。这意味着传统IT时代“单打独斗”的作战方式已经过时,在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很难有一家企业在每个细分领域都做到行业第一。这时,开放和融合的意义就显得尤为突出。


基于此,为了深入中国市场,富士通除了在产品层面与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融合;在资本层面,富士通还与上海仪电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智能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富士通自身数字化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对外输出的业务也已形成典型案例,但是数字化业务在整体营收中体现还不明显。这意味着,市场仍处于初期阶段。


不过,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呈现出的垄断格局,在产业数字化领域,开放与共创将会是未来主流趋势。


这意味着,在中国这一成长性市场,富士通利用其双重属性的优势,在细分领域做到足够专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非难事。另外,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时候,谁能为它们提供全球标准化服务?或许正是富士通。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