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常态年初密集举牌 险资看好逆周期投资机会

2020-02-2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事实上,就过往四年的数据显示,险资更加倾向于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完成举牌动作,而今年的一反常态究竟为何?

2020年刚刚过去不到两个月,保险资金就已经在资本市场杀伐决断地举牌了4次,包括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和华泰资管相继出手。


事实上,就过往四年的数据显示,险资更加倾向于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完成举牌动作,而今年的一反常态究竟为何?


险资的举牌逻辑在变化


2月25日,太平洋人寿在中国保险业协会官网公告,受托管理人太平洋资管通过受托管理的QDII账户直接在香港市场举牌锦江资本(02006.HK),并已于2月19日完成。举牌后,持有锦江资本5.015%的流通股,按照2月19日的收盘价计算,账面资产为0.89亿元。


就在前一天,中国人寿也公告称,2月17日至19日,连续三天增持农业银行(601288,股吧)H股,并触发举牌线,截至2月19日,中国人寿集团合计持有农业银行H股16.13亿股,约占农业银行H股股本的5.25%。


今年1月份,太平人寿和华泰资管相继公告称,举牌了大悦城(000031,股吧)和国创高新(002377,股吧)。


年初即如此密集举牌,比较罕见。过去四年的数据显示,险资更加倾向于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举牌,而上半年大多是在观望状态。


对于各自的举牌动作,中国人寿称,将本投资纳入境外股票投资管理;太平人寿和华泰资管也表示,将本投资纳入权益投资管理。太平洋人寿还另外补充,未来会密切关注锦江资本的经营状况及市场后续反应,不排除在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可能。


2014~2015年间,险资中活跃的举牌主体为中小险企,且次数非常密集。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险资共计举牌13次、2015年举牌49次。


从风格上来看,险资举牌也比较激进。比如当时颇具争议的恒大式“快进快出”和前海式“高杠杆争夺股权”的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二级市场的短期波动。


从资金来源上看,中小险企依靠高现金价值、高结算利率的万能险迅速扩大保费规模,最终用于举牌。


中信建投研报解释,当时由于万能险销售快速增长、资产荒压力逐步增大,险企有通过股票资产提升收益率的内在动力。险资最为偏重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和医药生物等行业。市场上“举牌”上市公司的也多为具有代表性的资产驱动型险企,选股倾向于盈利具有可持续性、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股票。


逆周期投资的机会


中小险企的激进举牌策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近年来,监管持续加强对于险资举牌的信息披露、资金来源和投资比例的管控。


2015年12月,原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规范举牌行为;2016年3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从举牌资金来源端进行限制;2017年1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降低股票投资比例上限。


随着监管趋严,近四年来,险资的举牌次数大幅缩减。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险企在中国保险业协会网站披露的举牌情况统计发现: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险资举牌次数分别为8次、9次、11次、8次;举牌主体以大型人身险公司为主,比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交易方式更加稳妥且多元化,涵盖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定向增发、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等。


比如,今年以来,华泰资管就是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从转让方受让上市公司股份,从而进行举牌的;太平人寿则是通过参与申购大悦城的非公开发行股份,且获配股数占大悦城非公开发行后的6.61%,进而实现了举牌。


另外,举牌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传统险和分红险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多数被举牌方为高分红、业绩稳健的股票。


方正证券(601901,股吧)分析师左欣然认为,该类产品负债久期长、成本相对较低,且没有到期给付的现金流压力,出于资产负债管理期限和成本收益匹配的要求,预计主要为长期持有的财务投资。


在这一点上,中国平安的态度最为鲜明,近年来,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几乎在每场业绩发布会上都不忘强调一句:股票是用来长期持有的,不是用来炒的。


在这样的理念下,低估值、高分红甚至能够与保险公司产生业务协同的蓝筹股更加受到险资的青睐,从今年前两个月被举牌的上市公司来看,依旧遵循着这样的逻辑。


比如,短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银行股走弱,估值已到谷底,农业银行A股PB为0.7倍,而港股PB仅有0.52倍,但从银行基本面来看,在经济未出现太大波动的前提下,长期是向好的。


疫情也对国内旅游业产生了短期负面影响,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主要支柱的地位长期是不会被动摇的,像酒店类企业中的龙头锦江资本,长期仍被看好。


平安人寿内部人士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造成了资本市场的阶段性波动,包括股市的调整和利率的下行,但市场的调整也是投资机会,意味着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开展逆周期投资,从历史经验看,疫情之后经济和市场会恢复到正常的长期趋势上,所以着眼长期的战略资产配置不会有大的变化。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