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投资持股企业寒武纪科创板成功上市

2020-07-20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融中财经
国科投资持股企业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1595213306973783.jpg


7月20日,国科投资持股企业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寒武纪,股票代码:688256。寒武纪成为科创板人工智能芯片第一股,也是国科投资在科创板开板一年内收获的第五个科创板IPO


1595213340860981.jpg


全球第一个AI芯片企业IPO


“虽然确实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内创造了多项第一,但寒武纪只是一家非常传统的芯片设计公司”,寒武纪董事长兼总裁陈天石说,“我们走的是芯片公司最经典的成长路径,可能有点像阿甘——Run,just run!”


寒武纪公司缘起于陈天石、陈云霁兄弟的两篇学术论文。现在来看,这两篇论文必定会在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2014年3月,陈氏兄弟的论文《DianNao:一种小尺度的高吞吐率机器学习加速器》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SPLOS上获得最佳论文奖,这是亚洲学者首获处理器架构领域顶尖会议最佳论文;同年12月,《DaDianNao》(又称:寒武纪2号神经网络处理器,面向大规模神经网络的应用)荣获2014年度Micro最佳论文,这是Micro自1963年创办以来第一次由美国以外的研究者获得。


在科研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后,基于对芯片+AI思路的长期思考,陈天石在2016年创办了寒武纪。寒武纪的设立,标志AI芯片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继CPU、GPU之后的第三个超大规模数字芯片类型,也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在高端芯片领域站在了世界前沿。


天才的想法是0到1的革命,商业化落地则是1到100的蜕变。虽然自诞生之日起就活在聚光灯下,行业、资本、政府、媒体高度关注,不断刷新记录的融资,各类金光闪闪的奖项,但寒武纪始终如一,“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就像陈天石一直说的,以一根筋的思路做芯片,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捂得紧口袋,扛得住批评。


寒武纪以扎实、稳健的步伐实现了原创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商业落地,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边缘智能加速卡。


其中,寒武纪1A、寒武纪1H核心IP应用于华为旗舰智能手机芯片,已搭载超过1亿台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中;思元系列产品也已应用于浪潮、联想等多家主流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思元270芯片还获得了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奖。


作为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的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技术的公司,寒武纪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从开发、调试到调优,从通用型智能芯片到云、边、端通用生态的跨越,公司正在围绕着人工智能打造物种大爆发的“Cambricon NeuWare”生态。


“芯片行业同互联网行业不同,是长周期竞争,通往伟大芯片公司的赛程很长,现在只是刚开始;如果用竞技体育比喻,现在预赛才开始了一小会,包括寒武纪在内的创业公司都在争取通往伟大芯片公司的入场券”,陈天石保持着一贯的谦虚和务实态度。


3.png


看!这些中国科学院的前浪和后浪


寒武纪此次上市,是继芯源微、沪硅产业、中科星图、国盾量子之后,中国科学院系统直接孵化的第五个科创板IPO。


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一直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国家队、火车头,始终践行着“科技创新、报国为民”的宗旨,不仅为国家贡献了一大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和科学大家,也孕育了一大批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技术产业化项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技产业领军人才。


1980年,中科院物理所科研人员陈春先创办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被公认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雏形。“服务部"的设立推进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促进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中关村园区的成立。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柳传志创办了计算机公司,后来发展成为改变全球计算机市场格局的联想。80年代,中科院人员创办的“两海两通”(信通、四通、科海、京海)标志高技术企业在中关村崛起,掀起了我国科研人员下海创业的第一波热潮。


1993年,李国杰院士团队自主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SMP(对称式多处理机)结构计算机——曙光一号,打破了国外IT巨头对我国信息技术的垄断。此项目产业化后成为2014年上市的服务器龙头企业——中科曙光。


2001年,34岁的胡伟武教授出任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龙芯”1号CPU芯片,标志着中国打破国外垄断,初步掌握了当代CPU设计的关键技术,为改变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局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15年后的2016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后浪群体的代表之一——寒武纪团队登场了,让中国芯片产业第一次有了和全球巨头同一起点出发竞技的机会。而且,这个年轻的团队是如此的朝气蓬勃:


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16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31岁成为中科院计算所正教授研究员并在同年创办寒武纪,现任寒武纪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云霁,出生于1983年,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9岁成为中科院计算所60年来最年轻的正教授研究员,现兼任寒武纪首席科学家;


王在,出生于198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现任寒武纪首席运营官;


刘少礼,出生于1987年,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现任寒武纪副总经理;


刘道福,出生于1988年,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现任寒武纪副总经理;…….


“芯片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经历了几代科学家、创业者的努力,我相信以寒武纪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芯片创业企业将改写世界芯片格局,从长周期来看,他们中间肯定能够诞生和Intel、ARM、Nvidia一样伟大的芯片企业。”国科投资寒武纪项目负责人金晓光说。国科投资是寒武纪A轮投资人,B轮又进行了追加投资。


4.png


智能时代  中国有芯


“2015年设立专门的芯片投资小组时,说实话我对是否能挖掘到足够多的优质国产芯片投资标的、创造良好的回报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国科投资副总经理兼IC组组长王琰说,“没想到现在半导体成了国民热点,我们被动站在超级大风口了“。


2014年,王琰投资了国科投资第一个芯片项目——苏州远创达。经过6年发展,该公司已经拥有LDMOS和GaN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完整设计能力和系列产品,其氮化镓PA芯片性能可以与国际顶尖公司比肩,产品批量进入了中兴通讯、诺基亚和爱立信等国内国际一流基站厂商,成为一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中国芯片企业。


国科投资芯片组设立后,团队不断壮大、成熟,市场渗透率和影响力都持续在加强。目前已在微处理器、储存器、数字电路、5G通讯、物联网领域进行了布局,代表性投资项目包括寒武纪(AI通用芯片)、易兆微(蓝牙、WIFI芯片)、易冲(无线充电芯片)、英特格灵(电源管理芯片)、显芯(显示驱动芯片)、佰维(固态存储)、飞特尔(陶瓷滤波器)、纳芯微(信号链芯片)、海光(CPU)等,其中多家企业都已成为行业龙头并将很快走入资本市场。


“当前中国的芯片行业确实进入了发展快车道,资本市场也热烈关注”,国科投资总经理刘千宏说,“但我们认为这一轮国产芯片爆发主要是环境变量而非技术突破导致的不连续性机会,半导体科研人员、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应该继续尊重科学、认清差距,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关键环节的突破,光靠概念和热情是刻不成电路的”。


“世界正在迈向智能时代,而芯片是智能时代的基础。中国拥有庞大且不断升级的信息基础设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据生产能力,算力、算法也正在迈向世界一流水平,所以中国将成为智能时代全球最重要的创新中心和产业中心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必将带来历史性的投资机遇!”国科投资董事长孙华说。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