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兵: 铸盾长空、筑梦星图,技术创新、科教报国

2020-10-13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安多
截至目前,中科大累计培养了超过300家企业,所培育企业市值总合超过千亿,而科大控股持股市值也突破100亿人民币。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嗟叹。


7月23日,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上空,一抹亮色快速冲出云际。“天问一号”的顺利升空成为当代科研人遥望古人的跨时空回答。


伴随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的点燃,背后努力多年的科研院校和太空人们也浮出水面。作为我国深空探测中首个承担单机级科学载荷任务的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独立研制的火星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也成功踏上了星际穿越之旅。


追求真理、创新进取,是中科大自1958年建校以来传承的不变血脉和方向。在过去60余载的岁月中,中科大不仅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顶级优质人才,在研究水平、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中科大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纳米科学、火灾科学、语音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进入世界科研第一方阵,尤其是在量子信息领域已经开始担当“领跑者”的角色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累计创立了近百家企业,包括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大讯飞”)、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大国创”)等6家上市公司。刚刚登陆科创板的独角兽企业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盾量子”)就来自中科大。


浓厚的科研基因、强大的科研体系,让中科大正在成长为中国科研的中坚力量,而这所孕育顶级人才和科研成果的高校也成为中国科研技术实现世界性飞跃的跳板和坚实盾牌。


image.png

科大控股总裁王兵


科教报国的峥嵘岁月


1958年5月,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自此,研制“两弹一星”工程拉开序幕。在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大背景下,以“科教报国”为校训,中科大宣告建校。


从首任校长郭沫若开始,中科大就沿袭了历史使命感——为国家培育科研人才。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


本着“理工结合、理实交融”的办学特色,中科大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把科学和技术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一直是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特色。”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科大控股”)总裁王兵对本刊表示。


时光荏苒,1970年,中科大由北京迁至安徽,并在此后的50余年时间励精图治,多次改革创新中成为中国高校中的改革排头兵,创造了多个历史性的第一。回顾建校历史,徐徐展开的不仅是中国高校成长的缩影,更是中国科研院校埋头苦干、发奋图强的最佳纪录。


首创少年班、首个研究生院、首个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首批985、211工程院校⋯⋯追求内涵发展,追求创新让中科大成为一众高校中科研基因极为鲜明的一所。


王兵直言,“中科大在发展中始终坚持质量,而非规模。”这种坚持最能体现在几组数字中。在中国高校界一直流传着中科大1860这个数字。事实上,自建校起,中科大本科的招生人数始终是1860人,直到20余年后,因学科双一流建设的拓展后,招生人数才略有扩大至1921人。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科研特色,中科大始终追求卓越。


“办精品学校,质量高于数量。这让我们在理学基础方面非常强,也是中科大的特色之一。”王兵表示,“不做所有的事情,做有可能做到最好的事 。”


这一基因也促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中科大形成了独特的思路。最近几年,中科大内部统一共识:“要以原始创新成果催生变革性技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具体理解,就是依托学校强大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强调产业化。“我们聚焦于变革性的技术,一旦转化成功,就可以诞生新的赛道,并带动赛道上下游的产业链形成创新产业链条。这是我们转移、转化的思路。”


穿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科研院所的重点命题。拥有原创技术的高校如何推动产学研结合,如何将科技成果推向社会这一话题已经被讨论数年。


最近两年,硬科技正当红,伴随科创板等资本市场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芯片、量子信息在内的领域借势而起。对原始创新的重视,让中科大硕果累累。在量子信息、单分子科学、高温超导、纳米科学、地球环境、生命与健康等前沿领域,中科大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


除此之外,在致力于科学前沿探索和高新技术创新的同时,中科大在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与地方合作,加快区域产业升级转型。“改革开放之后,大学有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还是带有一定主动和被动结合的因素做这件事情。进入新世纪以后,慢慢将目光转向大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王兵表示。


而回顾中科大在技术成果转化的路径,早在32年前就已经埋下种子。


1988年,科大控股成立,宣告了正式走向技术产业化的路径。王兵回忆,最初,公司的主要功能就是把技术输送到社会。“谈不上规范性,刚开始是八仙过海,生存下去是第一要务。”


在多年的探索之后,科大控股开始进行规范化建设,设立实业总公司,并设立转化企业规范、指导院系公司改制。此后,通过组建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搭建了与小企业之间的防火墙,不断进行市场化推进。


“在体系升级中,学校内部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大学为什么要办企业、为什么要做转化这种根本性的问题。”


不断的内部研判,促使中科大搭建了完整的科大控股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思路是,以原始创新成果,催生变革性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王兵补充, “上、中、下游密切配合,形成可持续循环的创新转化链条。 ”上游指的是中科大的原始创新,中游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协同创新,下游是科大控股的战略创新。


而在具体转化模式,中科大也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方法论:


一、项目研发的模式,具体体现为委托研发、合作研发和联合实验室;


二、知识产权处置模式,体现为技术转让、专利许可和作价入股;


三、与地方合作模式,体现为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和干部挂职。


通过这套成熟体系,自2015年国家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以来,中科大积极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取得超过3.6亿元的成果转化额度。


2002年,中科大所走出了第一家上市公司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科大讯飞上市;2016年科大国创上市。截至目前,中科大累计培养了超过300家企业,所培育企业市值总合超过千亿,而科大控股持股市值也突破100亿人民币。


小树苗长成生态森林


在具体项目的参与中,中科大有个原则就是只做小股东,参股不控股。“让项目更加市场化,引入社会的资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能送一步就送一步。他不行,我们推一把,他行了,我们就要退一步。始终牢记我们的使命就是做好创新转化。” 王兵表示。目前,中科大内部要求,学校持股比例不超过35%,且不做实际控制人。此外,中科大一般以初始股权来自技术作价,并放弃后续增资的优先权 。


2020年7月,国盾量子登陆科创板,首个交易日触发涨停,最高涨幅一度超过10倍。截至首日收盘,国盾量子收盘价为370.45元,涨幅为923.91%,市值达到296亿元,刷新科创板以及A股单日涨幅纪录,成为上市首日表现最强劲的公司。


成果转化的运作上,中科大鼓励运营团队以毕业生为主,结合引进专业人才,并不赞成老师直接参与企业运营。以国仪量子为例。这家从中科大走出的企业成立不足三年。“企业的总经理是中科大的在职博士,以前也是少年班的,在校期间就曾两次创业,这一次,他携带导师的技术进行了第三次创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行业的明星企业。”


“一项技术进入社会,我们的首个方法论不是做企业,而是将技术变成产品和服务。我们直接创办企业的案例较少,而是鼓励通过各种方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授集中精力在上游做好研发科研和教学工作,而非直接投身于企业。”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为技术型人才,教授们的创业路上有不少坑和死亡谷。按照Gartner的技术成熟曲线,成果转化按照时间轴可划分为技术触发期、期望膨胀期、泡沫幻灭期、启蒙爬升期、生产力高原期。要穿越一整个周期,难度不小。


“最大的问题就是,教授们太聪明了。”王兵坦言,“教授们太喜欢创新了,我们反复强调,科研可以创新,产品可以革新,但是企业管理需要尊重职业化。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甲方到乙方身份的转换、市场化的运作,对科研人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从科学家到企业家,很少人能成功。”


成功无法复制,但经验教训可以吸取,除了打造更优质的科研环境、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中科大也在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邀请参股的企业分享经验,让新设企业少走弯路。在科技成果转换的整个路径中,中科大内部不断锐意创新,力图创造一个更肥沃的技术土壤。“资金并不是我们的短板,相反,我们认为服务和资源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的是更优质的合作伙伴。”


中科大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高校。在中科大成长的路上,与不少中科院体系内的企业都有紧密的联系。比如中科院旗下的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也是国盾量子的股东。“中科院下的诸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企业像是一个大家族,向上溯源,我们都是表兄弟的关系。”


体系范围内,从上游开始出现技术研发的合作机会,向下游移动又出现了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化协同的诸多环节。“我们是技术的提供方,在技术转化的路上,体系内的投资机构可以提供全周期的资金支持,而体系内相关企业也能提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


伴随着中科院科技创新投资产业联盟(简称“中科院科创投资联盟”)的成立,兄弟连内的合作也将更为紧密。王兵表示,联盟将加强兄弟连之间紧密合作的程度,让产业化的过程更加顺滑畅通。“体系内的血脉是相通的,我们在文化上、感情上有很深的认同感,彼此的信任成本很低。联盟的建立,让我们互相了解、合作的机会也变得更多。强强合作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