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提供商虹星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曦域资本、中科创星

2018-03-26
来源:融资中国

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提供商「虹星科技」已完成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来自于中科创星、曦域资本。公司孵化于中科院自动化所谭铁牛院士团队,已研发出工作距离长达10米的虹膜识别技术,并推出国内首款商业化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

2054年,你的行踪随时被掌握,不管你去哪里,地铁还是楼宇,因为每个人的虹膜信息都存储在电脑里,无数的虹膜扫描仪在盯着你。这是《少数派报告》里的场景,电影里的“天网”,让人“无处可匿”,以至于阿汤哥不得不换上一双仿制眼球,才能逃过接二连三的追杀;并在关键时刻换回自己的眼球,才能通过门禁,救出美女。

而在当下,2018年,这样的场景,正在通过科技的创新,逐步落地。事实上,虹膜识别已经是当前主要的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之一,利用人眼虹膜外部可见、独一无二、终身稳定的特点,可以做到非接触、识别精度高、一次注册终身使用,且可以适用于大规模人群身份识别。

不过,当前市面上的虹膜识别设备多为近距离虹膜识别产品,其工作距离最长不足40cm,需要用户主动的去配合设备才能完成图像采集,相对于人脸识别用户体验较差,多在煤矿等特殊场景中使用。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工作距离大于0.8米)可以解决传统虹膜识别产品的距离受限问题,也是学界、工业界研究的方向之一。

我们近期接触的虹星科技,孵化于中科院自动化所谭铁牛院士团队,已研发出工作距离长达10米的虹膜识别技术,并推出国内首款商业化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批量产品系列的识别距离达0.8-1.2米,正在国内的港口、机场、海关等进行落地或者洽谈落地项目。

虽然虹膜识别技术在1991年就开始实现,但过去一直以近距离识别为主。远距离虹识别设备需要采集接近一米处的直径1厘米大小的虹膜图像并进行快速的高精度识别,技术复杂程度高,即使国内外科研环境下可以实现,但产品成本至少在几万元以上,很难大规模商用。虹星科技想要实现的即是做出售价万元以内可以商用的远距离虹膜识别方案。


之所以说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复杂程度高是因为其需要一整套的定制解决方案,涉及到光学、电路、机械、软件算法等几个方面。简单来说,虹膜识别技术由硬件与软件结合实现,硬件负责采集高质量虹膜图像,软件负责完成身份识别。具体来说,其工作流程为:专用的虹膜采集设备获取虹膜图像;系统对虹膜图像的纹理特征经模式识别算法处理后,转换为可被计算机处理的虹膜特征码;生成的虹膜特征码与数据库中的模板匹配,超过一定相似率则判定为被检测者与某个样本相符,实现身份识别。


在虹膜识别技术中,虹膜图像的获取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它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和识别的准确率。而在远距离虹膜识别中,需要在景深、光圈、焦距之间取得平衡。识别距离越远,需要的景深越大,意味着光圈越小(导致进入传感器或感光元件光线数量越少),但这也意味着图像中的噪声越大,且人的活动会对图像的清晰度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专门设计采集设备,并针对其进行各个环节的算法方面优化。


此前美国和韩国也有远距离虹膜识别的产品,但售价昂贵,很难商用。创业之初,虹星科技采用前沿的计算+成像的人工智能框架,同时在硬件和算法上做整体优化,就将产品的售价定位于万元以内级别。虹星创始成员全部出自于中科院自动化所谭铁牛院士团队,此前在虹膜识别领域有近20年研究,并在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和中科院科研仪器专项的科研成果基础上,研发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远距离虹膜光机电算一体化识别系统。


团队表示,公司已拥有工作距离长达10米的虹膜识别技术,率先推出国内首款商业化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批量产品系列的识别距离达0.8-1.2米,为传统虹膜识别距离的4倍。


高科技落地,场景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多种体征识别共存、各有应用的情况下。虹星科技的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主要定位于当前人脸识别适用的场景,实际落地的产品也是集虹膜识别与人脸识别于一体的多模态识别产品,以远距离虹膜识别为主,人脸识别为辅。团队表示,经实测,较之人脸识别,产品精度提升52%以上 。


CEO侯广琦分析,人脸识别在大规模人群下的商业识别精度仍需进一步提升。一般来说人脸识别往往只能适用于万级量级人群,但虹膜则可以适用于百万量级,更为安全可靠。


现阶段,虹星科技对外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标准版设备S200、旗舰版设备S200P、闸机S200G、二次开发模组S200M。目前产品标准版设备售价在万元左右,旗舰版产品售价高于万元,闸机只需在传统闸机上略加改造即可,可以适用于机场、地铁、高铁和边检等人流密度高,安全性要求高的公共场所,目前正在安防、反恐、金融、智能出行、智慧交通、智慧校园、社区等领域均落地或者洽谈相关的合作。


虹星科技成立于2017年底,目前已在北京、天津、深圳成立公司,团队现有30多人,来自中科院、清华、北理工、电子科大、Nvidia、紫光、小米和360等知名高校企业,其中博士6人,硕士22人,拥有20多项相关核心发明专利,掌握图像ISP、物体检测、人脸检测、关键点定位、深度估计、三维重建、虹膜识别、活体检测等关键核心算法,研发出10款以上成像系统和 FPGA、DAVINCI DSP、ARM、TK1、Z7000、Intel SOC等多种计算平台,研发生产体系涵盖光学传感、机械、嵌入式平台、算法、软件、产品、供应链等各个环节。


创始成员全部出自于中科院自动化所谭铁牛院士团队,总经理侯广琦博士和研发总监李海青博士分别为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远距离虹膜生物特征领域的光机电系统与模式识别算法研究工作,拥有负责或参与生物特征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仪器专项的科研与研发经验,同时正在参与国家生物特征行业标准的制定。


虹星创立之初,已完成来自中科创星、曦域资本的天使轮融资。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