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明年启动IPO:创始人套现退出 让大财主软银也坐不住了

2018-07-19
来源:融资中国

虽然在中国市场遗憾退出,但从全球市场角度看,uber仍能称得上“老大”。但他也仍需面对吃紧的现金流,和背后资本们的压力。


据彭博社报道,打车应用Uber CEO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周一表示,公司计划在明年下半年启动首次公开招股(IPO),在此之前公司不需要实现盈利。科斯罗萨西称,和实现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盈利相比,他现在更专注于创造正向现金流。


Uber此前已多次表示,公司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上市。科斯罗萨西在采访中把它称之为“一个目标”。他表示,对于CFO职位的遴选比他想象的要慢,但是公司已经有了几位候选人。

Uber上市时间表


北京时间7月17日上午消息,Uber CEO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表示,Uber无需在2019年下半年上市计划实施前保持盈利状态。


周一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举办的《财富》科技头脑风暴大会(Fortune Brainstorm)上,科斯罗萨西表示他更多关注的是让公司产生正现金流,而不是让其盈利。


Uber在2009年成立之后,公司烧钱总额已超过107亿美元。从技术角度来说,在将其东南亚业务出售之后,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理应能获得盈利。但是根据未计算利息、税金以及其他支出的会计统计,Uber在第一季度亏损了3.12亿美元。


Uber还需解决其公司此前不良文化遗留的问题。在采访中,科斯罗萨西反复表示,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上市的计划是“一个目标”。他表示,为公司寻找首席财务官的计划比他预计得要慢得多,但是公司已经有了一些候选人。

腹背受敌


作为共享出行的鼻祖,Uber现在面对的局面也不容乐观。中国市场隐身后,其他地区出现的玩家也让Uber吃不消。


亚洲市场里,Uber在中国输给了滴滴出行、东南亚又不敌Grab、还要和印度Ola协商合并;美洲市场里,除了美国市场最近的无人驾驶汽车惨剧,巴西打车巨头99也已经被滴滴出行收购,让Uber腹背受敌;而在中东和非洲市场,Careem现在又要融资5亿美元和Uber“死磕“。


纵观全球版图,Uber似乎只剩下澳大利亚这最后的“一席之地”了。根据Uber公司高管透露,他们已经开始加大澳洲市场投入,并称其为该公司的核心市场。当然,澳大利亚本土打车应用GoCatch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全球市场的巨大蛋糕,让不少本土品牌纷纷进击。


随着欧洲领先的打车企业Taxify、印度打车巨头Ola以及滴滴先后空降澳洲市场,Uber的好日子也就慢慢到头了。


首先到来的是Taxify。2013年,年仅19岁的Markus和哥哥Martin联合创立了Taxify。这家爱沙尼亚企业在欧洲、中美洲、非洲均有不俗表现,业务遍布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用户达四百万,年收入约10亿美元(Uber约为65亿美元)。


去年12月,Taxify率先进军澳洲,与Uber展开正面交锋。不过,相较于其它打车企业,这家由两兄弟创办的企业带有一丝理想主义色彩:他们致力于提高司机的收入,同时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他们的竞争策略。相较于Uber向司机收取22.5%到30%的佣金,Taxify只收取15%,这自然为他们在澳洲市场赢得了大量拥簇。


如果说Taxify的入局仅让澳洲打车市场死水微澜,那么随后空降的第二个搅局者Ola就可谓来势汹汹。Ola是Uber在印度市场的老对手,双方在印度的较量尚未分出胜负,此番又在澳洲开辟了第二战场。3月,Ola首先在悉尼推出打车服务,随后迅速扩展至珀斯、墨尔本,最近又紧锣密鼓地进入了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和堪培拉。


Ola如此密集的发展节奏,想必正让Uber头疼,而随着滴滴的强势入局,欧美亚打车巨头几乎全员云集澳大利亚。放眼全球打车市场,随着Uber奉行战略收缩政策,逐步撤出俄罗斯、中国和东南亚,转而专注于自己的核心市场,滴滴、Ola等打车企业却顺势开启全球化步伐,并对墨西哥和澳洲等Uber的核心市场发起猛攻。如果说主动撤出多个市场以精简业务是Uber在2019年IPO之前的明智之举,那么对于自己已然掌控在手的市场,Uber又是否能够成功守擂呢?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毕竟Uber在美国的业务已然遭遇本土劲敌Lyft的蚕食。


Uber能有几分胜算?尚不好说。

谁在着急?


资本市场的耐心快被消耗殆尽了。


今年1月,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套现14亿美元出局,软银便成了Uber最大的股东。紧接着,软银直接对Uber注资12.5亿美元,而作为本次交易的一项协定,Uber董事会也向软银承诺,将在2019年启动IPO。


卡兰尼克时代的Uber让股东痛苦不已。过去卡兰尼克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Uber并不着急上市,甚至越晚越好。但由于推迟的IPO和限制股票出售,很多拥有公司股份的股东和员工都难以退出、变现。一朝拿下Uber的软银便将矛头对准了这一点,先是制定明确的上市时间表,再是扩张董事会席位为软银进驻提供渠道以及实行同股同权制。


Uber亏得起,但投资者亏不起了。在过去十年间,北美只有一家科技公司的年度亏损额高于Uber去年的亏损额。如今,上市已经箭在弦上,另类CEO也已经出局,是时候出手Uber了。Uber的业务已经成熟,融资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无人驾驶之类的东西未来3-5年间可能都无法规模性实施,投资人已经等不起了。再加上对管理层进行了洗牌,出于市场前景的考虑,上市是最好的结果。而且像滴滴这类竞争对手如果先一步上市成为共享第一股的话,也会使Uber的估值处于被动。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